首页 > 资讯 > 正文

“活力之城”魅力绽放 2024“中华益动行”社区体育活动(万宁站)盛大启幕

2024-09-02 12:07   来源:健康晨报   

万宁市,这座镶嵌在蔚蓝海岸线上的“活力之城”,于2024年8月31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盛会——2024“中华益动行”社区体育活动(万宁站)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在此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万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得到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万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承办,中体联赛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运营推广。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精准对接民众健身健康需求,丰富体育供给,满足多样化体育健康期待,促进全民健身的广泛参与、共同治理与成果共享。

项目启动仪式在万宁市人民公园隆重举行。万宁市非遗武术展演率先登场,拳影翻飞、气势如虹,充分体现了全国武术之乡万宁人的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随后,少儿爵士舞动感十足的舞步和欢快的节奏,更是为活动现场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彭维勇,海南省旅文厅群众体育处二级调研员刘实葵,万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叶楠,万宁市旅文局副局长党福俭,万城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翁时全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万宁市委常委叶楠表示,社区体育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基础工程,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标志。希望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健康,让体育进社区成为万宁市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推力,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活力,提升城市文明的新动力。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彭维勇表示,随着“2024中华益动行”社区体育活动万宁站的启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将面向社区开展60余场体育公益技能培训,资助举办5场群众体育赛事,提供体育器材、体育装备等物资捐赠。培训将着眼于“三大球”项目的教学以及“国球”在社区的推广,旨在通过专业体育教学培育体育新秀,促进全民健身,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随着现场领导与嘉宾共同按下鸣笛器,宣告2024“中华益动行”社区体育活动(万宁站)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正式扬帆起航。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体育活动接连展开,篮球、乒乓球培训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参与,跆拳道和街舞比赛则成为青少年展示活力与才华的舞台。同时,体质监测项目得到了万城镇18个社区居民的广泛响应,居民们通过健康检测,也进一步了解了自身健康状态。

启动仪式之外,进社区项目也将持续深入推广。包含体育公益大讲堂、体育公益技能培训、群众体育赛事三大核心板块。在体育公益大讲堂中,将邀请来自知名体育院校的专家讲师,就运动损伤防护为主题进行专业讲解,旨在传授丰富的运动知识和实用的防护技巧。

群众体育赛事涵盖了篮球、武术、冲浪等单项赛事,旨在搭建一个多元化的体育交流平台,促进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全民健身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同时提升社区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体育公益技能培训从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国际性运动,到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都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团队亲自指导,确保每一位参与者在运动技能上都能得到精准的提升与系统的训练。其中,“三大球”作为全球瞩目的竞技舞台,其高超技艺、广泛参与及深远社会影响,已成为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璀璨名片,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战略部署。培训将“体教融合”的理念融入“三大球”及“国球”进社区之中,希望通过专业的体育教育,提升国民体育素养,培养体育人才,同时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与益处。

2024“中华益动行”社区体育活动(万宁站),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还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体育活力与动能。未来,“中华益动行”社区体育活动将继续走进社区、深入基层,不断探索体育公益的广度与深度,为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 :娜娜 )

分享到:
0
·延深阅读
健康晨报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晨报” 或“来源:经济日报-健康晨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晨报(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健康晨报”或“来源:经济日报-健康晨报”。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健康晨报”及/或标有“健康晨报(www.jkcb.net.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健康晨报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健康晨报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健康晨报)”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健康晨报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健康晨报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健康晨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